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不仅仅是治疗的延伸!
2025-06-15

康复(Rehabilitation

是指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措施, 减轻并代偿伤病残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使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和发挥,以最佳状态回归家庭和参与社会。康复医学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人人需要康复,我们也希望人人享有康复!

 

 

 ❌“康复=按摩理疗” → ✅“康复=科学功能重建”  

  ❌“静养最好” → ✅“早期介入是关键

 

我不想别人喂我吃饭,

我不要他们扶我走路,

我想回去打麻将,

我想自己坐起来,

我不想做残疾人......

成功治愈=50%临床治疗+50%康复治疗

   

医疗康复开始得越早、病人主动参与得越多,病人功能就恢复得越好。任何一个伤病患者都渴望着能够恢复到原来的身体健康状态,但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了解不注重康复,一味地认为生病了就该手术或药物治疗,就该养着”“躺着,没有在最佳的时间进行康复治疗,就给后期功能恢复增加了难度。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物理因子疗法等,康复治疗涵盖的疾病有很多种,主要有脑卒中、头部外伤、脑肿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以及骨折、关节伤病等等。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临床大部分病种引起的功能障碍都需要康复介入。

 

医学价值:从救命恢复生活

1. 降低致残率:如脑卒中患者若不及时康复,约80%会遗留功能障碍;早期康复可将致残率降低50%以上,显著恢复行走、语言等能力。

2. 预防二次伤害: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例如,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体位管理和呼吸训练,能将肺部感染风险降低30%

 

社会意义:减轻家庭与医疗系统负担

1. 减少长期依赖:老年痴呆症患者通过认知训练,可延长生活自理时间2-3年,降低家庭照护压力。

2. 促进社会参与:残疾人经职业康复后就业率提升至60%,打破残疾=无价值的偏见。

 

心理与尊严:看不见的“生命重建”

1. 抑郁焦虑缓解:截肢患者心理康复介入后,自杀意念发生率从22%降至6%

2. 自我认同修复:烧伤患者通过疤痕管理和社交技能训练,社会接纳度提高40%

 

   

 

 

患者的生命原本很有意义,某些原因导致他们丢失部分功能,那就让康复治疗帮他们寻找丢失的功能,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

 

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或者最大潜力的发展生命意义,这就是康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