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所谓“三年之艾”
《黄帝内经》等典著专门立传
《本草纲目》一句“艾叶能灸治百病”
无一不在彰显
“艾”
在中医界的“顶流”位置
那么
火遍大江南北的它
到底特殊在哪?
不妨跟着小编一同探究竟
艾(学名: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别名为艾蒿、祈艾、蕲艾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叶,则是艾的干燥叶,是艾草的主要药用部分,揉搓后散发出独特的清苦香气,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和酚酸类有效成分。
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好药材,艾叶一般分为食用艾和药用艾两类。
食用艾多在清明节前后采摘,此时的艾叶最为鲜嫩,苦味最少,可以直接食用或晒干后保存。
药艾多在端午节前后采摘,晒干后使用,此时药用价值最大。其中,灸疗的艾绒是在十二月份采摘的,此时艾叶已经枯萎,用手一捏就成绒,是艾灸的理想材料。
【温馨提示】
1. 建议以上食疗或艾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阴虚火旺、实热体质者慎用
2.艾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