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不少“小吃货”都会因为抵挡不了各种美食,导致食欲下降、肚子胀——积食,而此时正值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也是孩子身体生长的黄金期,积食便成为了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障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是请家长们别担心,可别忘了我们还有“它”帮忙——小儿推拿。
积食,在中医看来,多是因为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所致。小儿的脏腑娇嫩,生来“脾常不足”,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比成年人弱,因此也更容易积食。本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或呕吐酸馊食物、口臭、胃脘胀痛、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大便干燥或溏薄酸臭等,甚至引起孩子发烧。
若积食没有及时地消导,囤积在中焦,五脏六腑的气血无法流通,慢慢地就会变成“滞”。积滞日久,脾运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持续地超负荷运转,就会导致脾虚。孩子脾虚,吃进去的食物无法被吸收,生长发育就欠缺“动力”,出现“生长慢”。
对付这个问题,我们可别忘了“它”——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能够调和气血,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对于治疗“小儿积食”的功效确是妙不可言,不信?请看看我们带来的一个真实案例分享:
患者小明(化名),长期以来饮食节律不规,导致其出现食欲不振、面色发黄,大便也不通畅,舌头舌苔厚腻,妈妈为此一直担忧不止,直到有一天,小明因鼻子不舒服到我科就诊,经医生讲解后,妈妈果断地带小明到我科行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经过我科医师的辩证诊断后,予以小明个性化的小儿推拿手法治疗,两天后便收到家长喜悦的反馈:患儿的积食症状明显改善,终于可以放下心头大石啦。
治疗前,舌苔白、厚、腻
治疗后,舌苔淡、薄、舌体红润
孩子家长喜悦反馈
予以参考的化积消食推拿穴位(具体适用穴位应根据小朋友的体质而调整):
1、运板门
板门穴:手掌大鱼际处,是“脾胃之门”,揉100~200次,略微胀痛感为宜。
2、掐揉四横纹
四横纹: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揉掐10~20遍。
3、清胃经
胃经:掌面,拇指第一骨掌桡侧缘,自拇指根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即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用拇指从腕横纹往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
4、清大肠
大肠经: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条直线,用拇指从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5、摩腹(顺时针)100-200次。
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食材。例如,可选用山楂、莲子、白术等健脾化湿、促进消化的食材,搭配小米等粮食,制作成清淡易消化的食品。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想带小宝们到我院进行科学的辩证诊治,进行有效的小儿推拿治疗呢?那就不要再犹豫啦,再等就过了我们的“阳春三月”,错失孩子每年身体生长的黄金期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