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小糖人们,这些“时尚”单品可别再跟风了!
2025-01-22

喜茶 (HEYTEA)

鲍师傅

……

这些品牌单词是否十分耳熟?

 

没错

这就是近些年来

十分盛行的甜品或饮品品牌

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时尚”单品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

这些所谓的“时尚”单品

对于您的身体来说

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那就是

极大增加了“糖尿病”风险


 


如果您不信

不妨且往下看看

小编这就和您讲道讲道


 

 

一、正在失控的糖尿病患者人数——IDF对当前全球糖尿病趋势的描述。

全球疾病、损伤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曾在 2019 年估计,糖尿病是全球第八大死亡和残疾原因

20241123日,被誉为“四大医学神刊”之一的《柳叶刀》发表题为《1990年至2022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治疗趋势:对1108项涉及1.41亿参与者人群代表性研究的汇总分析》的研究报告显示:18岁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从1990年的约2亿激增至8.28亿,全球糖尿病负担加剧。

其中,我国在2022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48亿,占全球成人糖尿病总数的18%,位列全球第二,与印度、美国位列前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治疗的增长并未能跟上患病率的上升,3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有7800尚未得到治疗,占全球的17%


 

注:圆圈的面积与每个国家未治疗糖尿病的人数成正比

 

二、糖尿病早期筛查的必要性

这些迅猛增长的数值的背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疾病负担也正在变得严峻:

1.心血管系统受损,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肾脏病变,如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3.神经系统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胃轻瘫、膀胱功能障碍等多种症状,甚至发展为痴呆。

4.眼部病变,如视网膜出血、渗出、增殖性病变等,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5.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加之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得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皮肤感染等。


因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管理,将预防关口前移,推动糖尿病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治疗带来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十分重要。

 

三、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范围

1. 1.年龄大于等于40

2. 2.有糖尿病前期史(未确诊糖尿病,但血糖处于糖尿病前期);

3. 3.超重或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

4. 4.日常活动大量以静坐为主,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5.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 8.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 9.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 10.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1.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2.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四、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用于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它通过在空腹状态下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葡萄糖,然后在接下来的2小时内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对于那些血糖水平不明确的人来说,OGTT是一个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2.空腹血糖:是指在没有进食或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的血糖水平,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126mg/d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3.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75克葡萄糖负荷试验后2小时内测量的血糖水平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200mg/dl),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比例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等于6.5%,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以上4项检测中,如有任意1满足诊断标准,并在另一天进行再次检测确认,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五、预防糖尿病的健康小指南

即使不是高危人群,也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戒烟戒酒等。

高危人群更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并进行定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温馨提示】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您有所疑虑,不妨直接前往或致电我院门诊部(0757-86891519)进行相关咨询,我们将诚挚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